![](https:\/\/pic.db.zanfang.net\/public\/p2218274322.jpg)
导演: Steven Seidenberg,段建國,張健
演员: 内详
类型: 纪录片,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中国大陆
年份:2014
1939年到1941年,中國對日抗戰節節敗退,空軍被摧毀殆盡,無力反擊。就在此國家面臨存亡的緊要關頭,「飛虎隊」這支空軍部隊首度進駐昆明,以寡擊眾,重創日本空軍,扭轉戰局。本片描述的就是「飛虎隊」的故事:飛虎隊如何成軍?如何利用有限資源,精彩取勝,掃除日本空中勢力,扭轉二次大戰戰局?如何肩負起飛越「駝峰航線」的死亡任務,協助中國突破日軍封鎖?飛虎隊的靈魂人物陳納德將軍如何在紛紛擾擾的戰事變幻中,實現自己的空戰策略?飛虎隊的成員,又有哪些人生際遇與感人遭遇?本片由公共電視、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集團、上海紀實頻道聯合製作,拍攝地點遍及雲南昆明、湖南芷江、四川重慶、廣西桂林、中緬邊境、印度、美國與台灣等地,完整記錄飛虎隊的故事、遺跡與影響,透過HD高畫質國際水準的拍攝技術,留下真實完整的歷史見證。「飞虎传奇」纪录片分为四集,第一集「虎从天降」描述二战前夕,中国局势风雨飘摇,日军横行,中国空军完全无力反抗。直到美国将军陈纳德的介入,训练飞行员,重组航空学校,争取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展开军援,並号召一群美国飞官组成「美国志愿航空队」,也就是后来知名的「飞虎队」,投入中国战场,中国的对日抗战,终于有了希望。第二集「虎击长空」叙述陈纳德带领初出茅庐、毫无空战经验的飞虎队员,在装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以灵活战术对日作战,不但在昆明写下第一场重大胜利,更屡屡以寡击众,扭转战局,並在关键的怒江惠通桥之战,成功阻挡日军攻势,保住中国大後方,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第三集「虎跃鹰扬」叙述二战期间,中国一度被彻底封锁,唯一能取得外界补给的管道,只剩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这条航线素有「死亡航线」之称,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耗损率也最高的战时空运行动,飞行员以蚂蚁搬家之姿,时刻不间断地运输补给,以生命为代价,突破日军封锁。至二战结束,驼峰航线沿途共埋葬了600多架飞机,夺走1000多名机组人员的生命。第四集「虎胆柔情」描述飞虎队历经转型,成为「中美空军混合联队」,但延续飞虎精神,中美空军联手,军民一心,终于取得最後胜利。只是胜利的背後,包含中国百姓的全力支持,军民之间的互信互助,以及无数人与人之间,患难与共的时代真情。昂扬的飞虎精神,深深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飞虎传奇》第4集分集剧情介绍
虎胆柔情遇此生挚爱
战斗一线终惜别中国罗斯福邀请陈纳德和史迪威来白宫做客,
罗斯福问了他们两个同样的问题,
但两人对于蒋介石的评价褒贬不一。
日本加大火力,
在华中地区上空,
一场夺取中国制空权的恶战已然打响,
美国飞行员即便坠落但也有存活的可能,
如果有人帮助美国飞行员回到基地,
会获得丰厚的奖励。
美国飞行员艾利森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帮助而活了下来,
当时美国人对战日本处于劣势,
艾利森的方向舵中弹,
情况万分危急,
生死关头一名中国飞行员赶过来支援,
他成功脱险回到了基地当中,
而此前他也曾遇到过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后来,
美国飞行队和中国联合,
成立了中美空军混合联队,
中美军官在执行各项任务时都通力合作,
完成了很多次任务,
虽然混合联队隶属于中国空军,
但本质上还是受到陈纳德所在的美国第十四航队的指挥。
1943年年初,
日本人的飞机比美国人的要多,
而现在形势发生逆转,
美国人通过一次次的战斗越来越强,
而日本则截然相反。
1944年1月,
日本发起最大的地面作战,
他们称之为1号计划,
其作战目的包括摧毁中美军的主要基地,
但是日军的空军力量与中国和美军的空军力量悬殊甚大,
仅能投入84架飞机。
虽然日军在空中作战失利,
但在地面作战却取胜很多,
国民党节节败退。
美军被迫撤离了很多基地,
并将带不走的物资炸毁。
1944年,
格兰·本尼达护送飞机去执行任务,
他的飞机被击中被迫跳机,
后来被村民罗德世等人救下,
并送到了新四军的驻地,
新四军后来护送他回到了基地。
之后本尼达回到了两次中国,
他的遗愿是把自己葬在中国,
他不止一次地说,
是中国人给了自己第二次的生命。
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像本尼达如此幸运,
1996年,
广西桂林猫儿山附近的村民看到了一架飞机的残骸,
时隔五十多年后,
这架飞机终于重见天日,
这正是多年前失踪的那架美国B24轰炸机。
出于满腔的感激之情,
兴安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上山找飞行员的遗骸,
1997年,
中美双方人员在兴安县举行美军失事机组人员遗骨遗骸移交仪式。
战后,
陈纳德在自传中写了中国人民为美军修建机场付出了许多的努力。
美军连连对汉口发起空袭,
日军彻底失去控制中国的领空权。
1944年,
这是陈纳德在中国的第七年,
当时十九岁的女大学生陈香梅出现在陈纳德的世界里,
当时陈香梅是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的记者,
她十分崇拜陈纳德。
随着了解的深入,
陈纳德对陈香梅的态度发生变化。
可是没等这段感情开花结果,
陈纳德就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
陈纳德所在的航空队继续对抗日本。
与此同时,
腾冲是日军在怒江西岸的最大要塞,
国民党为夺回此地,
展开了战斗,
陈纳德的航空队为这个战役提供空中支持。
随后,
他们联合行动,
夺回了许多被日军占领的地方。
在夺回西南门户的许多场战斗中,
国民党死伤惨重,
美军也损失了很多飞行员。
从1945开始,
日军节节败退,
再也无力在领空中与美军和中国对抗。
1945年6月,
德国投降,
欧洲战争结束,
日军失败指日可待。
但美国不想让陈纳德留在中国享受胜利的果实,
他被迫退休回到了美国,
但在他临走前,
蒋介石特地为他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这是最高的勋章之一。
战争的结束,
意味着很多事情的结束,
日军的投降仪式于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五战斗机大队营房内举行,
历经八年的抗张,
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陈纳德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一直很疏远,
但之后大陆就承认了陈纳德在抗战中的卓越功绩。
1958年7月27日,
陈纳德与世长辞,
他的遗体被安顿在华盛顿的阿灵顿国家公墓,
墓碑背面用汉字刻着“陈纳德之墓”,
这是艾灵顿国家公墓中唯一一座刻有汉字的墓碑。
自此,
超过两千名美国飞行员把生命留在了中国,
这些年轻的生命,
他们都有一个铭刻着力量和勇气的名字——飞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