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义乌的快递发货量却稳居全球第一,
因为义乌为全球圣诞市场提供了百分之八十产品,
而且一百个圣诞帽只卖五块钱,
义乌小商品的便宜程度令人咋舌,
十元三双的运动袜,
一屋卖七毛钱,
超市五元一百根的棉签,
义乌卖零点一九元,
五元一只的普通牙刷在义乌十五元能买一百只,
外国网友甚至惊呼,
这是一座充满神秘东方力量的城市,
那么义乌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经济神坛的呢?,
义乌地形其实很糟糕,
三面骊山,
而且这里的土质很差,
多为黄土和红土,
不利于农业种植,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
经商成为了义乌人唯一的出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
义乌人已经开始走南闯北,
用鸡毛换糖赚取差价,
一九八二年改革开放初期,
义乌人一马当先,
开辟了路摊市场,
就是在马路两边进行买卖,
稠城镇湖清门小百货市场随即诞生,
当年成交额达到三百九十二万元,
一九八四年,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
义乌人从路边摊搬进了室内的新马路市场,
而且义乌人很聪明,
知道做大商品拼不过一线城市,
义乌人就先从针线、衣帽这些小商品搞起,
一九八五年开张不到一年的新马路,
市场竟然又要扩张,
义乌人建了城中路市场,
这个市场可设摊位四千多个,
可容纳三万人在内交易,
当年该市场交易额瞬间突破亿元大关,
税收翻倍,
而外国人也开始知道中国有个义乌的小商品集散地,
一九八八年,
义乌县升级为义乌市,
为义乌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向北义乌人从江苏人、上海人手里拿货,
把生意能做到中原大地,
向南,
义乌人从江西人、福建人那里拿货,
直奔当时开放程度更高的广东,
一九九五年,
为了让中国制造走出去,
义乌开始布局全球小商品市场,
国家还专门批准了义乌出口商品的资格,
并开展了第一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
义乌小商品能走向世界,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义乌人特别会让利,
我们举个例子,
一顶帽子成本价三块,
义乌人仅加价一分钱,
售卖一分钱的利润虽然很低,
但扛不住量大一间小作坊一天生产二十万辆,
持续供货给大公司,
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万的利润,
不管这顶帽子在外面市场涨几倍还是几十倍,
义乌人一分钱的利润始终不变,
二零零二年,
经过多年的筹建与运营,
义乌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而义乌的门店更是多的令人发指,
如果你在每间店铺停留三分钟,
差不多要一年半才能逛完义乌,
还有直达欧洲的疫新欧班列从义乌出发,
经新疆、中东、俄罗斯到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为了方便外国人买东西,
义乌还建了浙江省唯一一座陆地港口,
义乌港具备海关、检疫等功能,
二零零八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
义乌门店市场遭受严重打击,
但义乌人很快又找到了出路,
开网店,
买电脑、拉网线,
找物流,
一个网上店铺瞬间搭好,
还可以卖货到全世界,
在全国的电商还处在发展中阶段,
义乌已经超前发展出了一百三十四个电商村,
所以今天的电商行业义乌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义乌仅有一百八十六万人口,
但开网店的商户却高达二十八万户,
相当于六个义乌人,
就有一个人开了网店,
而且交易超过五十万笔的淘宝金冠店铺有近十分之一在义乌,
看看你周围各式各样的小商品,
他们的缔造者是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