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像乌鸦一样思考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实验者用手机拍下了从面前飞速驶过的列车,
点开照片,
乍一看好像没啥问题,
但细想一下列车的身子肯定是正的呀,
为什么拍出来会向右倾斜呢?紧接着他又把手机旋转到了不同方向进行拍摄,
得到的照片有些出乎意料,
但又在情理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照片的变形呢?其实这背后的元凶就是卷帘,
快门及相机感光元件的一种快门方式,
如图所示,
全局快门是整体曝光,
而卷帘快门则是逐行曝光,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假设它是从上到下依次扫描的,
有一个物体从镜头面前走过,
一旦它穿过了整个画面的用时刚好和曝光时间相同,
你就得到了这样一张向右倾斜的变形图像,
同理,
开篇的列车问题也是如此,
当快门从上往下扫描时,
列车就会偏右,
反之就会偏左,
而在竖直拍摄时,
如果扫描的方向与列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那么单个窗户经过扫描线的时间更长,
就显得更宽,
反之,
经过的时间更短,
看着便窄了许多,
当然刚刚提到的还只是平行方向的移动,
用相机拍摄高速旋转的风扇或者螺旋桨,
你还能欣赏到更为不可思议的变形画面,
而除了物体的扭曲,
卷帘快门还会造成图像的亮度断层,
比如这张闪电的照片,
当闪电还没有批下来时,
快门已经读取了上半部分,
而等到闪电劈下来后,
照亮天空,
快门才读完下半部分,
这就使得拍出来的照片上暗下亮,
不过果冻效应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聪明的摄影师们利用它实现一些奇妙的效果,
比如在阳光下拨动尺子或者吉他弦,
由于曝光时间与它的震动频率量级接近,
所以在单次的扫描时间内就遇上了琴弦的多次震动,
说到这儿,
我忽然想起了之前看过一些有趣的图片,
它大概长这个样子,
你可以快速的摇晃一下手机,
这个时候画面中间的黑块会跟着你一起晃动,
而把它放在不同照片的不同位置,
还能实现局部移动的神奇效果,
比如轻微摆动的可口布丁,
来回摇头的抑郁物资等等,
那么一块黑影为什么能让图片摇晃起来?,
这就好比我们把一只眼睛用深色的镜片遮挡起来,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这只眼睛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来获取清晰的图像,
也就是说两只眼睛产生了时间差,
不过大脑补上了,
这当中并不存在的动作,
所以我们便能看到来回晃动的图像了,